言之成理
[yán zhī chéng lǐ]
点击听言之成理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主谓
基本
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言:话。
之:代词,指所说的话。
成:成为;变为。
理:道理;事理。
例  句
1. 在讨论中,我们各抒己见,但都能言之成理,促进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2. 他的观点虽然与众不同,但言之成理,让人无法反驳。
成语故事
《荀子》中提到:“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关于这一点,有一个与郑国大夫邓析相关的故事。邓析,这位郑国的大夫,以能言善辩和出色的口才著称。他创作了一部名为《竹刑》的刑法典,并将其内容刻写在竹简之上。邓析不仅推崇法治,还热心于帮助普通百姓打官司,因此遭到了郑国权贵们的强烈不满和反对,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性死亡。
尽管邓析的观点和主张在当时看来颇为激进,但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他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正因为如此,他的《竹刑》最终得到了郑国的认可,成为了国家法制体系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也催生了“言之成理”这个成语,也称“言之有理”,意指所说的话条理清晰,具有充分的道理。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言之有理
出  处
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战国·荀子·《荀子·非十二子》
引  证
1.
盖凡物之理,偏举其一端,皆可以言之成理而不见其罅漏。 清·方苞·《论九卿会议事宜札子》
2.
不过看到他的文章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提倡百家争鸣的时候,我看是可以发表的。 现代·茅盾·《致冯其庸》
3.
我以为那封信虽然也不失为言之成理的提议,但在变态的中国,很可以不依,可以变态的办理的。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孙伏园》
4.
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一有兴趣,就无论什么事,都乐此不倦了。当然,言之成理的,但到底须是轻松一点的职业。 现代·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
5.
如果教另一个人去品评这些作家作品的风格,说不定会全不相同,可是也言之成理呢。 现代·夏丐尊、叶圣陶·《文心》·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