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物
[yán zhī yǒu wù]
点击听言之有物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主谓
基本
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
今义
后用“言之有物”指说话、写文章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言:说。
之:代词,指代“言”所涉及的内容。
有:表示领有。
物:指内容。
例  句
1. 这篇文章言之有物,掷地有声。
2. 这本书言之有物,的确值得一读。
成语故事
“言之有物”原作“言有物”,指言语有内容,不说空泛无益的话。《易经》相传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大自然、气象、天文等变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参考之用,一般百姓则用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为《易经》作传,才赋予它哲理上的意义,成为儒家的重要典籍。《易经》的内容充满神秘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测,由宇宙运行乃至人事生灭,都有极精辟的见解。〈家人〉是《易经》的第三十七卦,指一家之人,卦形为火下风上(䷤),取风由火出,人人各守其职之义。象辞的解说为:“风由火而生出,是〈家人〉这一卦的象征。因此君子讲话的内容必定实在,不会说空泛无益的话,做事也能持续不断,不会半途而废。”后来“言之有物”这句成话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言论或文章有根据、有内容。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言必有物
出  处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商·姬昌·《周易·家人》
引  证
1.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至矣!言之有物也,行之有恒也,虽有悍妇暴子弟,莫敢不肃。然而未尝废恩也,此所以为至也。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四·家人卦·初九》
2.
失韵或虚报者罚,佳者各贺一觥,惟首笼罩全篇,末句总结大意,不必言之有物。 清·曾朴·《孽海花》·二十回
3.
我是爱读杂文的一个人,而且知道爱读杂文还不只我一个,因为它“言之有物”。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4.
我们从报道、通讯特写到评论,都可以有,形式不拘。反正要办得言之有物,新鲜些,多样化,丰富多彩,有特色,使人爱读。 现代·王火·《战争和人》·(三)卷六
5.
鲁迅因为言之有物,所以,他的短篇小说才都那么精彩、尖锐,与生活息息相关。 现代·萧乾·《海伦·斯诺如是说》
6.
文章自然要言之有物,要环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现代·叶圣陶·《端正文风》
7.
一曰,须言之有物。 现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8.
又比如写生活随感,怀人忆旧,只要所抒之怀与人民的喜怒哀乐相通,言之有物,能发人深思,也未必都是“净瞎掰”。 当代·袁鹰·《散文探索二题》
9.
不但没有故意作伪的痕迹,有时候还觉得言之有物,痛快淋漓的。 现代·聂绀弩·《汽油——艺术》
10.
君(指管世铭)工文,海内传诵,而尤邃于诗。诗不苟作,作必言之有物,声情沈郁,寄托深远,所谓畅怀舒愤,塞违从正者,实能寝馈唐贤,非徒袭貌似,作优孟衣冠。 唐·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