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旁行斜上
[páng xíng xié shàng]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泛指列表编排的谱系等文字。
古义
原指《史记》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
今义
后亦泛指用表格形式排列的系表、谱牒或按一定规格书写的文字。
例 句
这份历史资料采用的
旁行斜上
排列方式,不仅节省了空间,还使得历史事件的顺序和关联一目了然。
出 处
太史《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
汉·桓谭·《新论·离事》
引 证
1.
卷轶不广,条目悉具,编年纪月以经之,旁行斜上以纬之。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
2.
旁行斜上同周法,治谱谁知出史家?
清·黄遵宪·《日本杂事诗》
3.
灯下草家书,旁行斜上,杂乱无章,由公牍忙也。
清·杨恩寿·《坦园日记·北流日记》
4.
英吉利字体旁行斜上,相传为马逻可所遗。
清·魏源·《海国图志·英吉利国广述下》
5.
华札数行,旁行斜上,有匆匆草草之形,想河务殷繁,贤劳甚矣!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八·答严东有》
6.
(汪谢城)手书细密百十万言,无一潦草,增益者旁行斜上,亦朱墨粲然,洵才力之过绝人也。
清·平步清·《霞外擴屑·六·二十四史月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