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管晏列传》中曾记载:“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故事大致意思是:在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有一天乘车外出,他在车上温良谦恭,而他的车夫挥动鞭子策马而行,意气扬扬,甚为自得。在路过车夫的房子时,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向外看,只见丈夫挥动鞭子策马而行,挺胸凸肚,十分得意;而晏婴则在车中稳稳地坐着,对人非常谦和。见此情景,妻子顿时心生不满。当晚,妻子对车夫说:“晏子身不满六尺,却贵为相国,名震诸侯。而你身长八尺,却不过是个车夫,还如此趾高气扬,我不愿与你共同生活了。”车夫顿时幡然醒悟,从此谦逊谨慎。晏婴也认为他是个可塑之人,于是对其另眼相看。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意气扬扬”,形容十分得意或自我感觉良好的神态。该成语也被称作“
扬扬自得”、“洋洋自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