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欺世盗名
[qī shì dào míng]
基本释义
贬义
并列
基本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今义
后以“欺世盗名”谓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欺:骗,欺诈。
世:世间,人世。
盗:偷窃。
名:名誉,名声。
例 句
那位自诩为艺术大师的人,作品平平无奇,只是
欺世盗名
罢了。
成语故事
春秋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史鱼酋,又名史鱼。他曾经多次进谏劝说卫灵公,但是所提意见都没有被采纳。到了后来,史鱼病重,临死时,他告诉儿子,在他死后不要把尸体装进棺材,要实行“尸谏”。卫灵公知道后,对史鱼大加赞扬。孔子也说他是个“正直”的人。
战国时,齐国有个贵族出身的人叫田仲,又叫陈仲子。他的哥哥是一位食禄万钟的富翁,可是田仲离开了哥哥,靠织草鞋为生,自命清高不凡。
战国时的思想家、哲学家荀子认为,史鱼、田仲的行为实际上是欺世盗名。荀子说:没有比盗名这种行径更邪恶,它甚至比偷盗更恶劣。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干名采誉
沽名钓誉
惑世盗名
盗名窃誉
招摇撞骗
欺世惑众
反义词
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同义异形
词组
盗名欺世
惑世盗名
欺世钓誉
钓名欺世
出 处
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战国后期·荀子·《荀子·不苟》
引 证
1.
朋奸罔上,有虞必去于驩兜;欺世盗名,孔子先诛于正卯。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前褒后贬》
2.
一味瞒心昧己,欺世盗名,假刻诗文,哄骗天下之人。
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四
3.
若还在世上图衣食,邀名誉,使势利,一味欺世盗名,便不是如来遗教,成得恁么出家的人?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初集》·七回
4.
这里不提欺世盗名,弄虚作假的人,他们实际上并无半点光辉。
当代·秦牧·《长街灯语》
5.
偷世窃名以取济渡。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6.
彼固出于识量之卑,闻见之陋……非固中怀谲诈,而昭然有欺世盗名之心而为之也。
宋·陆九渊·《续书何始于汉》
7.
坦白地说,我们大家都是有了一些经验的人,谁不懂得资产阶级的某些学者欺世盗名的秘密呢?
近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批判”正解》
8.
这个欺名盗世的汪精卫,见袁世凯手下的特务头子对他如此赏脸,不禁多喝了几杯。
近现代·唐人·《北洋军阀演义》
9.
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欺世盗名,不宜信用。
元·脱脱等·《宋史·郑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