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当
[qí gǔ xiāng dāng]
点击听旗鼓相当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主谓
基本
两军对敌;对抗。
比喻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施令的旌旗和战鼓。
相:表示动作偏向一方。
当:对着,向着。
例  句
1. 这两位拳击选手实力旗鼓相当,他们的比赛过程异常激烈,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
2. 这场商业竞争中,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旗鼓相当,双方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以期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后汉书·隗嚣公孙述传》:“如令子阳(公孙述)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西汉末年,王莽势力衰弱,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地方的隗嚣组织武装力量,反抗王莽统治,相继攻克了陇西、张掖、酒泉、敦煌等地,自称上将军。而公孙述则在四川一带自称皇帝。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中央王朝,但边远地区尚未完全统一。刘秀为了孤立公孙述,逐步实现统一,就处心积虑地笼络隗嚣。隗嚣为了寻找政治出路,曾上书刘秀,向东汉称臣。于是刘秀通过大司徒邓禹封他为西川大将军。后来,隗嚣又打退了从长安往西发展的农民起义部队赤眉军。当时,陈仓人吕鲔拥兵数万,跟公孙述勾结在一起,率兵侵犯陕西中部一带,进攻长安。隗嚣率兵配合刘秀的部队,打退了吕鲔和公孙述的共同进攻。因此,隗嚣得到了刘秀的信任和尊重。
  为了阻止盘踞四川的公孙述向外扩大势力,刘秀给隗嚣写了一封措辞委婉的信,希望他能够依仗着自己的实力阻止公孙述进犯。他在信中说:“我现在忙于在东方作战,大部队都集中在那里,西方兵力薄弱。如果公孙述出兵到汉中,企图进犯长安,我希望能够借重将军的兵马旗鼓,和他较量一番。如果能这样,我就算得到了上天的赐福。”隗嚣采纳了刘秀的意见,与刘秀共同出兵,把公孙述打得大败。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工力悉敌
不分轩轾
不分伯仲
不相上下
平分秋色
旗鼓相望
反义词
天渊之别
高下立判
天差地别
寡不敌众
同义异形
词组
旗鼓相望
鼓旗相当
出  处
容貌粗丑,无威仪而嗜酒,饮食言戏,不择非类,故人多爱之而不敬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管辂传》
引  证
1.
天下之宝,邦家之光,神锋太阿,旗鼓相当。 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
2.
单说何孝先自办此事以来,居然别开生路,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三十五回
3.
这两位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后来旗鼓相当,做了许多事业。 近代·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4.
看两个人打球,是很有趣味的,如果旗鼓相当,砰一声打过来,砰一声打过去,那趣味是不下于看斗鸡、斗鹌鹑、斗蟋蟀。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运动》
5.
异乃纵兵大出,与赤眉鏖战一场,两下里旗鼓相当,兵刃交接,呐喊声震动远近。 近代·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一二回
6.
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幕遮“,旗鼓相当,腾逐喧噪。 宋·洪迈·《容斋随笔·浑脱队》
7.
若夫两军对垒,旗鼓相当,超乘投石,互抗不降。 明·宋懋澄·《解言卿窗秇序》
8.
妾身初来,也曾让他几次,怎奈越高越上,势不相容,如今只得与他旗鼓相当。 明末清初·李渔·《风筝误·闺哄》
9.
北宋诗推苏黄两家,盖才力雄厚,书卷繁富,实旗鼓相当。 清·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
10.
他们两支……到了父亲一代起始分居度日时,也还旗鼓相当。 当代·李广田·《金坛子》
11.
旗鼓相当,军阵之势也;腾逐喧噪,战争之象也。 唐·吕元泰·《陈时政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