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羊质虎皮
[yáng zhì hǔ pí]
基本释义
贬义
并列
基本
指披上虎皮的羊,其怯懦的本性不会改变。
比喻
后常用以比喻外强内弱或徒有其表。
羊: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
质:本质,本性。
虎: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
皮: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
例 句
1.
他虽然外表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只是个
羊质虎皮
的人,一遇到真正的困难就退缩了。
2.
别看他外表强壮,其实是个
羊质虎皮
的人,连一点小病都扛不住。
3.
这支球队在比赛中表现得像
羊质虎皮
,开场时气势汹汹,但很快就露出了疲态。
成语故事
传说,有一只山羊拾到一张虎皮,它就把虎皮当作宝贝一样地藏起来。到了冬天,山羊把虎皮往身上一披,顿觉全身温暖,因此,整天乐滋滋地在山冈上跑来跑去。它一见到猎人丢失了兽皮,就赶忙捡回山洞去,以便给老山羊披上取暖。有一次,它披上虎皮来到山冈上,恰巧碰上一只狼。他想:“我本是一只山羊啊,要是狼扑将过来,我怎么办呢?”它这么一想,不禁全身战抖起来。幸好狼没有看清楚它是假虎,所以一溜烟地逃跑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凤毛鸡胆
色厉内荏
外强中干
虚有其表
羊质虎形
反义词
浑金璞玉
货真价实
表里如一
名副其实
同义异形
词组
虎皮羊质
出 处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汉·扬雄·《法言·吾子》
引 证
1.
郎官谓卿为虎,岂羊质虎皮乎?试作虎状。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羊侃传》
2.
登第之人,其辞赋皆取能者之作,以玉易石,羊质虎皮。
唐·牛希济·《贡士论》
3.
谈玄挥塵,换酒金龟。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免死狐悲。
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
4.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5.
小诗欲作王韦,长篇欲作老杜,便应全用其体,第不可羊质虎皮,虎头蛇尾。
明·王世懋·《艺圃撷馀·论诗》
6.
原来这几十年的夫妻关系,却只是羊质虎皮、
虚有其表
,却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现代·张平·《抉择》·二三
7.
或出自溪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越三九之位。
东晋·裴松之·《三国志·吴书·王蕃传》
8.
而本官
虎皮羊质
,狼子野心,弗思载笔摛辞,尽其职业,惟务饮酒食肉,苟度岁时。
明·李昌祺·《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