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贯长虹
[qì guàn cháng hóng]
点击听气贯长虹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主谓
基本
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气:气概、气势。
贯:穿,贯穿。
长虹:指虹彩。
易错点
1.“长”,读作“cháng”,不能读作“zhǎng”。 2.“虹”,不能写作“红”。
例  句
1. 火车仍在飞驰前进,它雄伟、迅猛,气贯长虹,带着巨大的力量和声威,滚滚向前!
2. 英雄的光辉形象,如高耸入云的秦岭雄峰,气贯长虹,千古长青。
成语故事
文天祥,号文山,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祐四年(1256年),他状元及第,时年二十岁。可身处乱世,昏君当道,奸臣弄权,外族入侵,政治腐败。当时,蒙古军已经大举南下,直逼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没有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和他的门客等十二人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建,并与张世杰、陆秀夫等会合坚持抗元。之后,文天祥带领军队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敌人派汉奸吴浚来劝降,文天祥当即将其处斩。不久,文天祥为元军重兵所败,他的妻子儿女皆被捉获,手下的将士也牺牲惨重,他只身逃脱。文天祥到达广东后,继续坚持抗元。同年十二月,在海丰县遭元兵袭击,被俘。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不久,南宋在崖山海战惨败后,陆秀夫背着八岁幼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次年,文天祥被押送北京,路上绝食八日,不死。元统治者想利用文天祥来笼络人心,请他做宰相,文天祥断然拒绝。文天祥在狱中度过四年,期间,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狱中的生活艰苦,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当时各地人民抗元活动仍在不断进行,元朝统治者唯恐留下后患,便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将其杀害。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气贯虹霓
出  处
气如白虹,天也。
西汉·戴圣·《礼记·聘义》
引  证
1.
血书矮壁存吾节,气贯长虹任汝烹。身陨九京忠义著,名香七聚鬼神惊。 近现代·刘麟瑞·《昭忠逸咏·处士林公同》
2.
右手那一个,绿纱巾,皂罗衫,气贯长虹,心如秋水,乃是梁山泊掌吏事的豪杰,铁面孔目裴宣。 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七六回
3.
目如闪电能杀贼,气贯长虹会扫奸。 清·李玉·《清忠谱传奇》·二〇折
4.
各种姿态的龙,腾云驾雾,摇头摆尾,目光如炬,气贯长虹,给人一扶摇腾飞之感。 明·李明性·《故园》·一四
5.
酒菜上来,先猜拳行令,迎面一掌,声如狮吼,入口三杯,气贯长虹。 现代·老舍·《老张的哲学》·一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