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头万绪
[qiān tóu wàn xù]
点击听千头万绪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并列
基本
形容事物复杂纷乱,头绪繁多。
千:喻极多。
头: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
万:喻极多。
绪:丝的头。
例  句
1. 面对公司即将上市的复杂事务,他感到千头万绪,需要仔细梳理每一个细节。
2. 在这个科研项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找到解决之道。
3. 在处理这个家庭纠纷时,我感到千头万绪,因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诉求。
成语故事
曹植是历史上有名的文人,他相当有才华,文学地位很高。晋代文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他是魏太祖曹操的儿子,虽然身为王公贵族,但生活简单,不好奢华,也没有架子。十几岁就饱读诗书,下笔成章,很受曹操的喜爱。他的哥哥魏文帝曹丕继位后,由于妒忌他的才能,并不重用他。曹植身怀才干,想为国家效力,却处处踫壁,所以不时写文章上书皇帝,希望能获得重视。但终其一生都未如愿,最后抑郁而终。这篇〈自试令〉就是为了表达心意所写,文章中自述近期的遭遇,指出受到王机、仓辑等人的诬蔑,被降罪贬谪,回到自己的属地,安分地过日子。不料仍然受到王机等人的百般刁难,身边大小事搞得焦头烂额。虽然如此,对国家王朝仍忠心不二。日前皇帝驾临,与我重拾旧欢,还有丰厚的赏赐,我无以为报,只有继续坚守效忠的心志。所以写下这篇〈自试令〉,并贴在门上,以告天下。其中“千端万绪”是曹植用来描述自己的处境,受王机等吹毛求瑕,百般刁难。“端”与“绪”都是指丝的线头,用丝线的错综复杂表示事情的繁多。后来“端”就改成“头”,“千头万绪”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事情杂乱,头绪纷繁,难以处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千条万绪
千端万绪
三头两绪
经纬万端
槃根错节
同义异形
词组
千条万端
千端万绪
千绪万端
出  处
机等吹毛求瑕,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
三国魏·曹植·《自试令》
引  证
1.
营中练兵养马除器之事,千头万绪。 明·李邦华·《敬陈料理枢务疏》
2.
惟有谭绍闻只吃了两三箸儿,便不吃了,心中千头万绪,好生难过,只强呷了几杯酒。 清·李绿园·《歧路灯》·五七回
3.
她追到了他的身边,一时又觉得千头万绪,无从说起。 现代·张爱玲·《茉莉香片》
4.
情与才绝相近,但情是遇物而发,路陌曲折恁地去底;才是那会如此底。要之,千头万绪,皆是从心上来。 《朱子语类·性理二》
5.
世间事,虽千头万绪,其实只一个道理,理一分殊之谓也。 《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6.
他一会儿想着那些没有下落的亲人和将士,一会儿想着今后应该怎么办,千头万绪,心乱如麻。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三章
7.
训育一方,则千头万绪,学生又多方找事给我做,找难题给我处理,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校务舍务,俱不能脱开。 现代·鲁迅·《两地书》·之五一
8.
真是越想越愁闷,千头万绪,心乱如麻。 当代·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回
9.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唐·吴兢·《贞观政要·一·政体·贞观四年》
10.
下帘帏,悄悄空阶,败叶坠风,惹动闲愁,千端万绪难整。 北宋·杜安世·《采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