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
[yě xīn bó bó]
点击听野心勃勃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谓对权势名利等的非分的欲望非常强烈。
野心:多指对权势名利等过分的贪欲。
勃勃:旺盛的样子。
例  句
藩镇王野心勃勃,终于在旧皇驾崩后叛乱。
成语故事
据载,春秋楚国令尹司马子文为若敖氏的后代,其弟子良之子越椒刚出生,子文认为越椒长得像熊虎,声音似豺狼,不杀了他一定会使若敖氏灭亡。更举俗谚说:“狼子野心。”豺狼与生俱来的兽性,虽从小训练仍难以驯服,越椒就是只狼,怎么可以养育他呢!后来“野心”则引申为对名利权势的非分用心,如《淮南子・主术》:“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势;有愚质者,不可与利器。”“勃勃”见于《淮南子・时则》,文章中提及政令法度应配合天地四时,顺天而行。法令制度的运行,要权衡轻重缓急,恰当的平衡人民收入,以接济穷困的人,如此一来,政情必是“勃勃扬扬”,旺盛清和,仁德施行,万物生长茂盛、五谷丰饶,国家昌盛富足。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野心勃勃”,用来形容狂妄非分之心或企图。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宇下。
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
引  证
1.
日人野心勃勃,久垂涎此地,彼讵能恝然置之乎! 清·江瑔·《丘仓海传》
2.
法大统领拿破仑第三,正野心勃勃,欲树威域外以固其位。 近代·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3.
在红军占领遵义期间,野心勃勃的薛岳已率领部队进入贵阳,成为贵州的太上皇了。 现代·魏巍·《地球的红飘带》·十三
4.
所谓晋文王便是司马懿的儿子,那个野心勃勃为路人所皆知的司马昭。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口吃、一只眼及其他》
5.
试想这野心勃勃的袁项城,岂肯长此忍耐,受制于人? 现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一一回
6.
金意麟野心勃勃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加上他与王太子非同寻常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引起众人瞩目。 现代·金仁顺·《城春草木深》·八
7.
那人骨子里野心勃勃,决不仅仅是一个编辑部主任的位置。 现代·王小鹰·《丹青引》·二七
8.
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 现代·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渐》
9.
济度野心勃勃地说大话:“我要斩草除根,拿下厦门,踏平他的巢穴!” 现代·华而实·《汉衣冠》·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