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
点击听因材施教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
基本
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材:能力,资质。
施:实行。
教:指导,训诲。
例  句
1.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深知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总是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成语故事
有一天, 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起了教导他人的问题。有的学生说:“教导别人的关键是要把道理讲清楚。”有的学生说:“你把道理讲得再清楚, 假若他接受不了, 那等于没讲。” 还有的学生说: “只有聪明的人,才能跟他讲道理;对愚笨的人,根本就不必同他讲什么道理。”孔子认为他们的看法都失之偏面, 最后说道:“教导别人首先要看他天资的高下而定。世界上的人, 大约以天资中等的人居多。超过天资中等的人, 其天资一定聪颖, 对这种人可以跟他讲上等的道理。如果天资还不及中等的人, 其天资肯定低下, 如果和天资低下的人讲上等的道理, 他怎么能够明白呢? 因此,对这类人不能讲上等的道理, 只可讲下等的道理。”对孔子的这番话,后人张敬夫认为这是讲的因材施教的道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对症下药
引  证
1.
将中国诸经、列传,训诫女子之书,别类分门,因材施教。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
2.
其坐班者分为三等:以习经能行文应举者为一等,方习举业者为一等,初学破题习仿书者为一等,各以其类相从。各堂教官因材施教,每日三次坐堂背书,写仿作课,分讲五经四书。 明·黄佐·《南廱志·储养考上》
3.
这时候做子女的就要因材施教,教他的父母不可自暴自弃,应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生七十才开始”。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教育你的父母》
4.
我们主张聚天下人才而教育之,教育的方法是因材施教,也就是量才而教。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科班”的教育法》
5.
陈老师对后学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对学生用种种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代·启功·《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
6.
他善于因材施教,为梅兰芳、程砚秋等设计了许多悦耳动听又切合剧情的唱腔。 当代·徐铸成·《旧闻杂忆·王瑶卿谈梅兰芳》
7.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战国·孔子等·《论语·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