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埋姓
[yǐn míng mái xìng]
点击听隐名埋姓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以求不使人知。
隐:藏匿,不显露。
名:人或事物的称谓。
埋:葬。
姓:表明家族的字。
用法提示
用于处事。
例  句
他远离了这个伤心之地,开始隐名埋姓,独自生活。
成语故事
元朝王子一写的《误入桃源》杂剧中,描述汉明帝时有二个书生刘晨、阮肇,他们为逃避乱世,在天台山下隐居修道。一日采药迷路,偶遇太白金星化身的樵夫,太白金星问他们为何不去求取功名,却在山中隐居修道。刘晨、 阮肇回答说:“这几年天下荒乱,干戈并起,官场黑暗险恶,所以避入山中修行。如此便不必管外界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隐姓埋名,作一个庄稼人,与麋鹿鱼虾为伴,悠闲地过日子。”“隐姓埋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被用来指隐瞒姓名,不让别人知道真实的身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潜形匿迹
改名换姓
反义词
同义异形
出  处
离京邑,出凤城,山林中隐名埋姓。
元·李爱山·《寿阳曲·厌纷》·曲
引  证
1.
李自成隐名埋姓,不使外人知道他的行踪。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2.
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做庄家学耕种。 元·王子一·《刘晨阮肇误入桃源》·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