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群而不党
[qún ér bù dǎng]
基本释义
褒义
转折
基本
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群:形成群体。
不: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党:由共同的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结成宗派。
例 句
这位领导者以其“
群而不党
”的作风赢得了团队成员的尊敬,他善于团结各方,但不
结党营私
。
成语故事
根据《论语·卫灵公》的记载,孔子曾提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君子的处世哲学,即君子始终保持庄重自持,避免无谓的争执;他们虽然乐于与人为伍,但绝不会出于私利而
结党营私
。这里的“党”字,并非仅指狭隘的小团体,而是泛指因共同利益或目标而结成的各类团体或派系。
经过时间的沉淀,这句话凝练为成语“群而不党”,其中“群”象征着团结合作,形成共同体的意愿,而“不党”则强调了君子在群体中的独立性和原则性,不因私利而偏袒或依附于某个团体。
近反义词
反义词
结党营私
结党连群
植党营私
出 处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
引 证
1.
公所枢柅,喜士容物,群而不党。
唐·权德舆·《唐丞相太保致仁岐国公杜公墓志铭》
2.
在礼的规范之下,广结朋友而又与世无争,就不会出现叛乱,就不会出现社会动乱,甚至不会出现群体事件,这是群而不党的政治蕴意所在。
现代·鄢本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3.
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4.
正仲是存中,公择是吉甫,四人者交相诘难,久而不决,公择忽正色而谓正仲曰:‘君子群而不党,君何党存中也?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二
5.
汉之朋党以节义,群而不党之君子也;唐之朋党以权利,比而不周之小人也。
明·王祎·《跋顾次凤先生书》
6.
盖其秉性清劲,不与众水为伍,故能群而不党,和而不同,曲折千里而必达于海,其性然也。
清·尹会一·《重修济渎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