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糠照薪
[rán kāng zhào xīn]
点击听然糠照薪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点燃米糠给自己照亮。形容刻苦自学之事。
然:“燃”的古字。燃烧。
糠:稻、麦、谷子等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
照薪:以柴照明。
例  句
在艰苦的环境中,他然糠照薪,凭借微薄的资源和坚定的意志,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成语故事
在《南齐书·顾欢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顾欢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也催生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燃糠自照”。
顾欢是南朝齐时期的一位聪颖少年。有一年秋天,稻谷丰收之际,他的父亲让他去田里看护稻谷,防止麻雀偷吃。顾欢坐在田边,看着麻雀们飞起飞落,心中生出欢喜,便拿起笔来,挥毫写下了一篇名为《黄雀赋》的文章。
到了中午时分,父亲来叫顾欢回家吃饭,却发现田里的稻谷已被麻雀吃得差不多了。父亲看到这种情景,非常生气,质问顾欢为何没有好好守护稻谷。顾欢颤抖着回答:“我...我在写文章。”父亲看了他的文章,心中既感慨又无奈,叹息道:“唉,都怪我无法供你读书啊。”
顾欢家附近有一所私塾,他白天便站在窗外偷听老师讲课,夜晚则借助燃烧的松枝和稻糠的微弱火光,刻苦复习白天所学的内容。他好学不倦,即使年岁渐长,也从未放弃过学习。
这个故事后来衍生出了成语“燃糠自照”,用来形容在极其贫困或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这个成语有时也被称作“然糠照薪”或“然糠自照”,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赞美那种不畏艰难、坚持学习的品质。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出  处
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