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通晓百家之学,满腹才学,但仕途却比较坎坷。他在《进学解》中写了一个故事,他以国子先生自居,向学生们传授道理:“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意思是:你们必须勤奋学习,才可能有所成就。只要品德高尚,学识深厚,将来一定不会被埋没。此时,一位学生质疑道:“老师,您精通六艺,夜晚也在点灯读书,可是因为思想与朝廷不合就被排挤,不被重用。您自己都如此,为何还要我们全心投入学?”韩愈借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既讽刺了朝廷不善待人才,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失落之情。成语“焚膏继晷”便源于此,形容
夜以继日地工作或学习。也被称作“燃膏继晷”、“继晷焚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