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脱而出
[yǐng tuō ér chū]
点击听颖脱而出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
基本
言锥芒全部脱出。
比喻
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
脱:离开,落掉。
而:连词。表示承接。犹就;然后。
出:显露:出现。
例  句
1. 在激烈的创意比赛中,他的设计独树一帜,犹如颖脱而出的明珠,迅速吸引了所有评委的目光。
2. 在这次新人画家展览上,她的作品如同颖脱而出的新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广泛赞誉。
成语故事
平原君说:“贤能之士在社会上立足,就好比尖锐的锥子放在布袋里,它的尖端很快就会显露出来……”毛遂接道:“我今天就是请求您让我进入那个布袋。如果我早些时候就能被放入袋中,那么我必定会像尖锥一样迅速脱颖而出,不仅尖端,连同整个锥体都会露在外头,让人一看便知。” 这段话以白话文表达,旨在强调真正有才华的人,在合适的机遇下,会迅速展示其才能,而不只是一点点锋芒初露。
近反义词
出  处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引  证
1.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2.
(陆)冲毅然劲正,确然能持其家者。其以次弟侄辈,又类皆负才气,道问学,颖脱以出,能为公堂用志之不分,为族众服劳而不倦。 宋·包恢·《敝帚略稿·旌表陆氏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