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夏变夷
[yòng xià biàn yí]
点击听用夏变夷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今义
后来也指用中国文化影响其他国家。
用:使用。
夏:华夏,指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
变:使改变。
夷: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
例  句
在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都普遍接纳并实践了“用夏变夷”的民族观。
出  处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引  证
1.
恭惟皇帝陛下,德配乾坤,明并日月。任人共政,已归齐国之侵疆;用夏变夷,复致单于之慕义。 宋·许应龙·《天基节贺表》
2.
事不辟难,去必见思,用夏变夷,悦礼敦诗。 元·王思廉·《河东廉访使程公神道碑》
3.
大学士俊仁、御史张盛藻等,统是顽固老朽,平时守着用夏变夷的古训,把新政、新学批驳得一钱不值。 近代·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一三回
4.
天父天兄大开天恩,亲命我真圣主天王降凡御世,用夏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 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