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始终认为乐毅是自己的知己,乐毅也真心实意地去报答他。但燕国的大夫骑劫,觉得自己有点武艺,又懂得些兵法,早就想掌握兵权。就因为在他上面还有乐毅,他不能如愿。
骑劫和燕太子乐资关系一直很好,就对他说:“齐王已经死了,齐国就剩了莒城跟即墨两处,其余的地界全掌握在燕国军队的手里。乐毅在半年之内打下了七十多个城,但为什么费了好几年工夫就是打不下这两座城呢?这里面一定有原因。”太子点了点头,没言语。骑劫接着又说:“如果他想存心打下这两个城,早就可以打下来了。听说他怕齐国人心不服,因此想用恩德去感化他们。等到齐国人真正归附了他,他不就可以当上齐王了吗?根本不会回到燕国当臣子了!”太子乐资便把这话告诉了燕昭王。燕昭王一听,怒气冲冲地打了太子二十大板,骂他是个忘恩负义的畜生。他说:“先王的仇是谁给咱们报的?昌国君的功劳简直没得说。咱们把他当作恩人都还怕不够尊敬呢,你们还要说他坏话?即使他真做了齐王,也是应该的呀!”燕昭王责打太子之后,便打发使者拿了节杖上临淄去见乐毅,立他为齐王。乐毅非常感激燕昭王的心意,但他对天起誓,宁愿死去,也不愿接受这封王的命令。使者回报燕昭王。燕昭王感动得涕泪交加。
可是太子乐资因为乐毅挨了二十板子。这件事,虽然他不愿意计较,但也无法忘记。周赧王三十六年、燕昭王三十三年、齐襄王五年、楚顷襄王二十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七九年),燕昭王死了。太子乐资即位,这就是燕惠王。俗语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燕惠王信任骑劫正像燕昭王信任乐毅一样。不过他还算顾全大局,没把乐毅当做仇人。可是燕国人已经上了齐国人的当,听信他们散布的谣言,互相传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了齐王了,但为了不愿辜负先王,就没敢做王。如今新王即位,这下乐毅可就要做齐王了。如果新王另外派个将军来,莒城跟即墨一定会灭亡!”
燕惠王听信了流言,就把乐毅调回来,派骑劫为大将代替乐毅。
乐毅倒是比伍子胥更有见识,他相信“善始者不必善终”,再说他和燕昭王的交情可以说已经是有始有终的了。如果他回到燕国,万一被新王杀掉了,自己丢了一条命倒不算什么,只是太对不起燕昭王了。最后他说:“我是赵国人,还是回老家养老吧。”于是他就逃到赵国。赵惠文王封他为望诸君。
骑劫当了大将,统率了乐毅的军队。他自有他的一套。他把乐毅的命令全改了。燕国的君臣上下都有点不服气,可是大家都是敢怒而不敢言。骑劫到了大营,休息三天后,就去围攻即墨,围了好几层,但城里早就做好准备。守城的将军田单,把决战的步骤已经周密地布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