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不紊
[yǒu tiáo bù wěn]
点击听有条不紊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并列
基本
有条理,有次序,一点不乱。多指做事或写文章。
有:表示领有(跟“无、没”相对)。
条:层次;秩序;条理。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紊:紊乱。
例  句
1. 她虽然工作繁忙,但总是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让人佩服不已。
2. 在公司年会上,他作为主持人表现得非常出色,有条不紊地引导着整个活动的进行,让所有人都感到愉快和满意。
3. 这位老师备课非常认真,上课时总是能够有条不紊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成语故事
据《尚书·盘庚上》的记载,商朝时期,由于国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常常受到水患的侵袭,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直到商汤的九世孙盘庚继位,他深切体会到了百姓因水患而颠沛流离的痛苦,于是下定决心要迁都至黄河南岸的殷地,以给人民带来更为安定的生活环境。
为了获得众人的支持和理解,盘庚多次召集大臣和贵族们进行商议,希望他们能够向百姓解释迁都的必要性。然而,贵族们对于迁都的决定心存疑虑,担心此举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面对这样的困境,盘庚坚定地表示:“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这句话意味着只要大家按照他的命令和计划行事,遵循他设定的步骤,整个迁都的过程将会井然有序,不会出现混乱。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盘庚最终成功地迁都至殷地。这次迁都不仅为百姓带来了更为安定的生活环境,也展现了盘庚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而“有条不紊”这个成语,便是由此而来,用来形容说话或做事有条理,进行过程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出  处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佚名·《尚书·盘庚上》
引  证
1.
有条不紊,施缓政于繁绳;断讼有神,下高锋于错节。 唐·王勃·《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
2.
刘向《别录》,类聚方分,有条不紊。 清·魏源集·《礼记别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