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
[yú mù hùn zhū]
点击听鱼目混珠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拿鱼的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
比喻
比喻以假乱真。
鱼:水生脊椎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大部分可供食用或制鱼胶。
目:眼睛。
混:蒙混;冒充。
珠: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球。常作贵重饰物。
易错点
混,不读hǔn。
例  句
1. 在这个市场上,有许多假冒伪劣的产品鱼目混珠,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
2.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常常用次品鱼目混珠,欺骗消费者。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玉清经》:“鱼目岂为珠,蓬篙不成。”
  传说从前有一个人,名叫满愿,他买了一颗珍珠。这颗珍珠又大又圆,光彩夺目,惹人喜爱。满愿把这颗非常珍贵的珍珠,精心地收藏起来。满愿有个邻居,名叫寿量。有一次,他拾到一个鱼眼珠,自以为是颗珍珠,于是也精心地收藏起来。
  后来,有人生了病,需要用珍珠配药才能医治,于是就用很高的价钱到处购买珍珠。满愿知道后,就把自己珍藏的珍珠拿了出来,寿量也把自己珍藏的鱼眼珠拿了出来。满愿的珍珠,闪闪发光,耀眼夺目;寿量的鱼眼珠,虽然也很大很圆,但却黯淡无光。两个放在一起,立刻就能辨出真假。寿量把鱼的眼珠当作珍珠收藏、出卖,真是“鱼目混珠”。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以假乱真
反义词
货真价实
是非不分
同义异形
词组
鱼目间珠
鱼目混珍
出  处
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汉·魏佰阳·《参同契》·上
引  证
1.
今则鱼目混珠,薰莸共囿,羊质虎皮者多矣。 宋·张商英·《护法论》
2.
不过公开征稿轰轰隆隆的容易鱼目混珠,我看还是看准了苗头个别联系妥当。 现代·王小鹰·《丹青引》·三〇
3.
学几句世界语,画几笔画,也是高雅的事,难道也要同行嫉妒,必须声明鱼目混珠,雷击火焚么? 现代·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三
4.
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鱼目混珠,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 当代·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八章
5.
咱们得弄清楚是非,不能鱼目混珠。 当代·浩然·《艳阳天》·第二卷第八十章
6.
痴珠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一盅酒。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七回
7.
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鉴。 明末清初·荑秋散人·《玉娇梨》·第十二回
8.
有黄金则鍮石(溷),有明珠则鱼目溷。故一真起而万伪动,一利立而万诈生。 三国魏·任嘏·《任子道论》
9.
自惭初学步,鱼目混珠玑。 宋·张耒·《柯山集·二九·诗呈同院诸公·子文》
10.
今则鱼目混珠,薰莸共囿,羊质虎皮者多矣。 宋·张商英·《宗禅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