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鸢飞
[yú yuè yuān fēi]
点击听鱼跃鸢飞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指万物各得其所。
今义
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鱼跃:鱼跳出水面。
鸢:老鹰。
飞:(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
例  句
在这片广袤的原野上,鱼跃鸢飞,万物竞自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成语故事
鱼跃鸢飞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中国古代的《诗经·大雅·旱麓》。
在这篇诗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一句描绘了鸢鸟高飞在天空,鱼儿在水中跳跃的生动画面,也是描绘君子治理国家,振奋人民,激励他们奋发向前的诗歌。
意思是:老鹰在天空中飞翔,鱼儿在深水中跳跃;一位和乐平易的君子,怎么会不去培养造就人才呢?在这首诗中,君子被比喻为鸢鹰和鱼儿,他们既有着高远的理想和志向,又脚踏实地,在自己的行业中发挥出强大的能力。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旨在激励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成语“鸢飞鱼跃”便源于此,也作“鱼跃鸢飞”,比喻世间一切生物任性而动,各得其所。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鸡飞狗跳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周·佚名·《诗经·大雅·旱麓》
引  证
1.
故于仁圣之勃兴,复以勋贤而首用,云行雨施,鱼跃鸢飞。 宋·晁补之·《贺门下李侍郎启》
2.
动惟厥时,匪亟匪徐。鱼跃鸢飞,乃见真机。 明·陈献章·《拨闷》诗
3.
与赐、商言《诗》,切磋绘事,告往知来,皆见许可。是则鱼跃鸢飞,天地间形形色色,莫非诗也。 清·魏源·《诗比兴笺序》
4.
鸢飞鱼跃,是子思吃紧为人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是孟子吃紧为人处。皆是要人就此瞥地,便见得个天理全体。 南宋·朱熹·《答徐居甫君子之道费而隐章》
5.
是故子思推言之,鸢飞鱼跃,其命自流也;血气尊亲,其情相求也。 清·李光地·《观澜录·性》
6.
龙跳虎伏归毫底,鱼跃鸢飞入兴么。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