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欲盖弥彰
[yù gài mí zhāng]
基本释义
贬义
紧缩
基本
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古义
想要隐名而名益显。
今义
指想掩盖真相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
欲:想要,希望。
盖:掩盖,掩饰。
弥:更加。
彰:显著,明显。
例 句
1.
他忙于辩解的样子,简直就是
欲盖弥彰
,不打自招。
2.
事实摆在眼前,你最好承认错误,一味掩饰,只会
欲盖弥彰
。
3.
你这话就说得自露马脚,所谓
欲盖弥彰
。
成语故事
春秋时,邾国的大夫黑肱偷偷地把滥(地名,故址在今山东省藤县东南)邑送给鲁国,希望鲁国给他政治上的庇护。鲁国是周公的后代,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义的国家,于是就在鲁国的史册上把黑肱投奔鲁国的事直接用邾黑肱的名义记载下来。鲁国的正人君子批评这件事说:“一个人应该重视自己的名字,不应该使自己的名字受到污辱,凡是反叛自己国家的人,……罪状都会永远写在历史上,终身成为不义之人,万世万代都消灭不了他的罪行。……有的本来想求名,而史册上却不写出他的名字;有的想将自己的名字隐藏起来而史册上却将他的名字记下来。“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此地无银三百两
欲盖而彰
反义词
开诚布公
推诚相见
坦诚相待
相得益彰
同义异形
词组
欲盖而彰
欲盖弥著
出 处
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彰),惩不义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引 证
1.
或畏人知,横加威怒,欲盖弥彰,竟有何益!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
2.
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真叫长沙市民忍俊不禁。
现代·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第一章
3.
洪一忿恨烧帖,则实以“赖婚之迹,欲盖弥彰”。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三集》·一〇回
4.
例如牙签的使用,其状不雅……纵然手搭凉棚放在嘴边,仍是欲盖弥彰,减少不了多少丑态。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牙签》
5.
韩建不遇时可也,而云堤防道路,拱卫乘舆,欲盖而彰,则禁固之意可知也。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韩建始终》
6.
至坦主贡举,擢休子弘上第。时人云:“欲盖而彰,此之谓也。”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中
7.
与其欲盖弥彰,倒不如自己先认了。
现代·闻一多·《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