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金相
[yù zhì jīn xiàng]
点击听玉质金相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玉:比喻美好。
质:本质。
金:比喻美好。
相:外貌。
例  句
1. 这幅画的色彩搭配非常协调,宛如玉质金相,充满了艺术魅力。
2. 这块宝石独具玉质金相的质地,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令人叹为观止。
成语故事
近世有沛国的刘瓛,以及他的弟弟刘琎,他们都是当时出类拔萃的才士。刘瓛被誉为“关西孔子”,他精通六经,教育人时温和而有耐心,始终恪守儒家的道德规范。而刘琎则志向高洁,内心坚贞如昆仑玉,高耸挺拔,不受世俗的玷污。他们都在简朴的家中培养了高尚的品德,名声远播于天下。然而,他们在官场上并未获得高位,仅仅担任过侍郎的低微官职,甚至未能达到执戟的级别。他们相继去世,家族的祭祀也无人主持。
通过这两位贤士,我们不难联想到古代的众多英才。那些具有金玉般品质、英俊出众、才华横溢的人,在当年却都被排斥在外,拥有奇才却不得重用,最终与草木一同凋零,与麋鹿同归于尽。他们的膏脂涂抹在平原上,骨骼填满了山谷,默默无闻地消失,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就像宰相与奴仆、彭祖与夭折的婴儿、猗顿与黔娄、阳文与敦洽之间的差异一样,都是自然赋予的,而不是才智所能改变的。因此,人们常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金相玉质
同义异形
词组
金相玉质
出  处
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于当年。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
引  证
1.
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汉·王逸·《离骚序》
2.
公顾听之,如与我言。玉质金相,其重千钧。 宋·苏轼·《送张龙公祝文》
3.
四海慕其风范,千里仰其谈柄,玉质金相,探赜索隐,没而不朽,其惟贺兰都督凉国公之谓哉! 唐·娄师德·《镇军大将军…契苾府君碑铭序》
4.
呜呼,洪惟我公,英特间生。玉质金相,隽发妙龄。本本元元,圣学是承。 宋·卫泾·《后乐集·附录·门生林孝闻祭文》
5.
裙长带袅寒偏耐,玉质金相密更奇。 南宋·张伯淳·《蒙养先生集·题赵子固水仙图》
6.
公德之容兮,玉质金相;公泽于家兮,山高水长。 明·李东阳·《祭钱都督士英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