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鸟兽散
[rú niǎo shòu sàn]
点击听如鸟兽散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动宾
基本
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形容成群的人轰然散去或四散奔逃的情形。
比喻
比喻集团或组织解体后,其成员各奔东西。
如:像。
鸟:飞禽。
兽:走兽。
散:逃散。
易错点
"如鸟兽散"的"散"读sàn,是四声。
例  句
1. 那些看的人见已无事,即鸟兽散了。
2. 它所豢养的走狗,有的鸟兽散,成为历史的垃圾;有的惶惶不可终日,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成语故事
“如鸟兽散”意思是像鸟兽那样四处飞奔逃散,现在则用它形容敌兵溃败逃散。
  此典出自典出《汉书·李广传》:“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李陵是汉代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善于骑射,礼贤下人,因此将士都很喜爱他。汉武帝刘彻也很赏识他,常常夸他有李广的风度。
  有一年,汉武帝派他去讨伐匈奴,他自愿带领五千步卒深入浚稽,直捣匈奴老巢。
  李陵的部队到达浚稽山。与匈奴单于的部队相遇。单于用三万骑兵围住李陵,李陵命汉军在营外列阵,前排执戟、盾,后排持弓弩。单于看汉军兵少,于是就直奔汉营。李陵命将士击鼓开战,千弓俱发,喊声四起,匈奴兵应弦而倒,死伤无数。单于见势不妙,命令部将率八万骑兵一齐向汉军攻击。李陵寡不敌众,且战且退,于是后退到一个狭谷里。汉军受伤的人很多,轻伤的士兵仍然坚持作战。
  这时候,汉军中一个叫管敢的人由于受了长官的大骂,一气之下投降了单于,报告了汉军的机密:
  “李陵没有后援,箭快用完了,就剩下李陵和成安侯部下还有些箭,他们一共才八百多人,走在前边,打着白色旗和黄色旗,你们可以派骑兵打败他!”
  单于果真派了精兵,最终将李陵堵在山谷中,大叫:“李陵快来受降!”
  由于李陵的部队在谷底,单于在山上,地形上很不利。单于用石头、木棒袭击汉军,汉军死伤惨重,实在无法前进了。
  天黑以后,李陵数一数人数,活着的人不多了,便悲痛地与他们说:
  “我们注定失败了,这样下去谁也活不成了,你们别跟我走了,有勇气的去和单于拼命吧……”
  汉军的将官劝他说:“将军,别悲伤,你的大名威震匈奴,上天不会让你死的,你以后还可以设法回汉。从前不是也有过汉将被俘以后重新回到家乡的吗?皇帝也是以礼相待的,更何况您李大将军呢?”
  “不,我不死在战场就不是壮士!”
  李陵下令放倒军旗,把珍宝埋入地下,然后对将士们说:
  “现在还剩下几十只箭,还是完全可以逃脱的,不要等待天亮以后被他们俘虏去。你们像鸟兽那样各自散去逃命吧,即使只有几人回去报告皇帝也是好的。”
  李陵给每个军士带上两升粮食、一块冰,冰是当水喝的。半夜之后,他让兵士们各自走开,他自己上马驰出山谷,单于用几千骑兵追赶他,成安侯韩延年中箭落马,最后只有李陵一人战败被俘。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东汉·班固·《汉书·李陵传》
引  证
1.
而人心叵测,其钝者惊疑狂顾,望风如鸟兽散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三回
2.
粤兵素弱,见之即溃,如鸟兽散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
3.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 现代·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4.
百姓皇皇走死地,如鸟兽散 明·黄汝亨·《杨参军六十序》
5.
细君闻而惧,遣他仆以金帛奉之,凡三返,始饱其欲,哄然如鸟兽散,孝廉则已昏绝于地矣。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姜千里》
6.
我怒火冲冲地找他,见我来了,他抱起球带着这帮孩子如鸟兽散 现代·肖复生·《原谅》
7.
根据拔鬼仔的经验,打中国人是用不着野战炮的——“割鸡焉用牛刀?”对待中国人,只要用鸟枪一轰,便纷纷倒地,如鸟兽散,全部投降。 现代·郭沫若·《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