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愿以偿
[rú yuàn yǐ cháng]
点击听如愿以偿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
基本
寻求仁德就得到仁德。泛指追求的理想、愿望实现了。
如愿:符合愿望。
以:依;按照。
偿:实现、满足。
用法提示
含喜悦意。
例  句
1.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2. 小明一直梦想着环游世界,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踏上了旅途。
成语故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其《新修滕王阁记》中深情地写道:“袁州,作为南昌的属邑,我私下里暗自庆幸,想着能有机会亲自前往大府,接受上级的训导与约束。待公务闲暇,若有机会,我必定能前往那滕王阁,一饱眼福,实现心中长久以来的愿望。”滕王阁,这座位于今江西省新建县城西章江门上的建筑,是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任洪州刺史时修建的杰作。它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落成之日,元婴恰被封为滕王。在韩愈的眼中,滕王阁无疑是江南地区最为壮丽的美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冬天,韩愈被任命为袁州刺史,本以为这下能够一了心愿,前往滕王阁一游。然而,身为一州之长,琐事繁多,最终他还是未能如愿登上滕王阁,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寄目偿所愿”这句话,表达了韩愈虽未亲自登阁,却仍旧希望能够以远眺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如愿以偿”这一成语,其中“以”作为文言连词,相当于“而”,表示承接关系;“偿”则是指实现或满足。韩愈的这一经历与情感,也让我们对“如愿以偿”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求仁得仁
心想事成
天从人愿
反义词
出  处
(童子良)在抚台面前替他说了许多好话,后来巴祥甫竟其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
引  证
1.
现在他听得有个新伙计来了,不免略微添些心事;那新伙计纵不能帮他经营,至少也要不致对他有碍,这能够如愿以偿么? 现代·叶圣陶·《倪焕之》·三
2.
在工作过程之中,有苦恼也有快乐,等到大功告成,那一份“如愿以偿”的快乐便是至高无上的幸福了。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快乐》
3.
然而那种如愿以偿的暗自满足的神情,却也充分地流露在她的眉目间和她的声音里。 现代·茅盾·《追求》·八
4.
我要立志写个好剧本……至于我能否如愿以偿,那就看我的努力如何了。愿与戏剧同仁共勉之。 现代·老舍·《我有一个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