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交近攻
[yuǎn jiāo jìn gōng]
点击听远交近攻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
比喻
后亦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远交:谓与远方的人结交。
近:空间或时间距离短。
攻:攻打;进攻。
用法提示
用于战争等。
例  句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贺龙同志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成语故事
张禄准备到宫里去,路上遇到秦王坐着车过来。他既不迎接,也不躲避,大模大样地照旧走他的路。卫士叫他躲开,说:“大王来了!”张禄回答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正在争执之中,秦昭襄王到了。张禄还在嚷嚷说:“秦国哪有什么大王呢?”正说在秦昭襄王的心坎上。一问,他就是张禄,就很恭敬地把他迎接到宫里去。
  秦昭襄王叫左右都退出去,向张禄拱了拱手说:“请先生指教!”
  张禄说:“哦,哦!”他一句话也不说。秦王见他不说话,就又说:“请先生指教!”张禄依然不说话。秦王第三回真心诚意地请求说:“难道先生认为我是不值得教导的吗?”张禄说:“从前姜太公碰见了文王,给他出了主意,文王灭了商朝,得了天下。比干碰见了纣王,给他出了主意,反倒被纣王杀害了。这是什么缘故?还不是因为一个信服一个不信服吗?如今我跟大王的交情还不深,而我要说的话非常深。我怕的是“交浅言深”,也像比干那样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大王问了我三回,我都不敢张嘴。”秦昭襄王说:“我仰慕先生的才能,才叫左右退出去,诚诚恳恳地请先生指教。不管是什么事,上自太后,下至大臣,请先生直言不讳,我没有不愿意听的。”张禄说:“大王能给我这么个机会,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说着他拜了一拜,秦王也向他作了个揖。君臣俩就谈论起来。
  张禄说:“论起秦国的地位来,哪个国家有这么多天然的屏障?论起秦国的兵力来,哪个国家有这么多兵车、这么多强壮的士兵?论起秦国的人来,哪个国家的人也没有这么遵守纪律、爱护国家的!除了秦国,哪个能够管理诸侯、统一中国呢?虽然大王渴望要这么做,可是几十年来也没有多大的成就。因为秦国光知道一会儿跟这个诸侯订立盟约,一会儿跟那个诸侯打仗,根本没有制定统一的制度。听说最近大王又上了丞相的当,发兵去打齐国。”
  秦王插嘴说:“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张禄说:“齐国离秦国这么远,中间隔着韩国和魏国,如果出去的兵马少了,也许被齐国打败,让各国诸侯取笑;如果出去的兵马多了,国内也许会出乱子。就算顺利地把齐国打败,也不过叫韩国和魏国捡点便宜,大王又不能把齐国搬到秦国来。当初魏国越过赵国把中山打败了,后来中山反而被赵国吞并了。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中山离赵国近、离魏国远吗?我建议,大王最好是一面跟齐国、楚国交好,一面去打韩国跟魏国。距离远的国家既然跟我们有了来往,就不会去管跟他们没有关系的事情。把近的国家打下来,就能够扩张秦国的地盘,打下一寸就是一寸,一尺就是一尺。兼并了韩国和魏国,齐国和楚国还站得住吗?这种像蚕吃桑叶似的由近而远的法子叫“远交近攻”,是个最合适的办法。”秦昭襄王拍着手说:“如果秦国真的能够兼并六国,统一中原,全在乎先生的“远交近攻”了!”立刻就拜张禄为客卿,依照他的计策去做,把攻打齐国的兵马都撤回来。从此以后,秦国只把韩国和魏国当做进攻的目标了。
出  处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
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
引  证
1.
在彼不失为远交近攻之计,而外假存亡继绝之名,又足以使之怨我而德彼,亦其狡计之过人也。 南宋·朱熹·《答王南卿》
2.
自古强国之形,远交近攻,而弱国则反是。 近代·章炳麟·《上李鸿章书》
3.
其中有的是原是文言余孽,借此先来打击当面的白话和翻译的,就是祖传的‘远交近攻’的老法术。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4.
俄地拊满蒙之背,而兵争常在欧洲。日本弹丸三小岛,联合英美,遂能成远交近攻之计。 清末明初·胡思敬·《邦交志》
5.
远交近攻一家连竹阵,上和下睦三婢闹书斋 现代·张恨水·《金粉世家》·第二四回回目
6.
莫若以纳辽之币归之于金,坐复燕云故土,正合远交近攻之计。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