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幕之宾
[rù mù zhī bīn]
点击听入幕之宾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指参与机要的人。也泛指亲近的人或幕僚。
今义
后用来指足以信赖而参预机要的人。
入:跟“出”相对。从外面进到里面。
幕:帐幕。
之:代词,虚指。
宾:宾客。
例  句
当年,谢安与桓温议事时,郗超作为入幕之宾,其才华和见解为众人所赞叹。
成语故事
“入幕之宾”形容常常往来的朋友,也借用做官府中的幕僚。此典出自《晋书·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幕,帐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帐幕。军队里常将帐幕作为居住之所,行军的将帅都在帐幕中生活,因此古代称将帅所住的地方为幕府。幕中管理文书工作的称为幕友;宾,是对下属或雇员的客气的称呼。“入幕之宾”便是指在幕府里工作的幕友。这个典故源出于“晋书·郄超传”。东晋时有一个姓郄名超的人,自幼就十分达观,尤其是在才智方面非常优秀。交游很广,对于时世的分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父亲很有钱,于是他便常常将钱财施舍给亲戚朋友。大将军桓温很赏识他的旷达和才智,便请他做参谋;后来桓温升任大司马(官名),郄超也因此做了参军。有一次,谢安(晋朝大政治家、军事家)与王坦之到桓温军中商谈国事,桓温就先叫郄超睡在帐中静听他们的谈论,忽然一阵风吹来,把帐吹开了,谢安看见了帐中的郄超,于是笑着向他打趣说:“你可真称得上是入幕之宾啊!”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入幕宾
出  处
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唐·房玄龄等·《晋书·郗超传》
引  证
1.
东坡自此将佛印愈加敬重,遂为入幕之宾。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二
2.
惟小子得为入幕之宾,皆我公赐以荐祢之墨。 宋·杨万里·《答周丞相》
3.
这铁生毫无所倚,转为入幕之宾,教治晚生怎生气得他过!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七回
4.
唐人传奇小说《李娃传》记荥阳公的儿子因恋妓女李娃,作了“遗策郎”。到戍入幕之宾后,纸醉金迷,流连忘返。 现代·沈从文·《昆明冬景》
5.
那时他的老师黎殿文,放了浙江学政,因他是名人之后,文采风流,就延为入幕之宾。 清·张鸿·《续孽海花》·第三七回
6.
试一语而即奇,历诸艰而益奋,日筹帷幄,何殊入幕之宾? 明·徐渭·《徐文长三集·二九·寿中军陈侯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