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弱肉强食
[ruò ròu qiáng shí]
基本释义
贬义
紧缩
基本
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
比喻
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弱国被强国侵略。
古义
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
今义
后用泛指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等。
弱:弱者。
肉: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软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强:强者。
食:吃。
用法提示
含警示意。
例 句
1.
在残酷的职场竞争中,
弱肉强食
的法则不可避免,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这个环境中立足。
2.
在森林深处,
弱肉强食
的自然法则让每一只动物都时刻保持警惕,以免成为其他捕食者的盘中餐。
3.
在古代社会,
弱肉强食
的丛林法则盛行,强者往往能够凭借武力或权势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地位。
成语故事
唐代由于佛教鼎盛,因此当时的文人及达官贵人,多与僧侣往来,互赠诗文。〈送浮屠文畅师序〉就是韩愈赠予僧文畅的文章。文中表达了他一贯拥护儒家仁义道统的立场。他认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兽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后来圣人出现,治理天下,因为施行仁义和礼乐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传而固守著传统的文化,就像鸟儿,一低头就是要觅食;一抬头,就会环顾四方。野兽们大多藏身在隐僻的深山,很少出来活动。这都是因为害怕其他的动物会伤害自己,因而时时提高警觉,但是这样的小心翼翼,仍然无法摆脱弱者被强者欺凌的危险,弱者之肉,就是强者的食物。现今我们得以过著安详而闲暇自得的生活,与禽兽差别很大,就是因为遵行儒家思想而来。后来“弱肉强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强者欺凌、吞并弱者。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倚强凌弱
兼弱攻昧
恃强凌弱
以强凌弱
仗势欺人
反义词
共存共荣
锄强扶弱
抑强扶弱
和平共处
出 处
夫鸟俯而啄,仰而回顾;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脱焉。弱之肉,强之食。
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引 证
1.
沿习既久,弱肉强食,又以人而贼物,圣人有忧之,而势不能塞之也。
清·魏源·《海国图志》·卷二五
2.
后代年轻朋友不容易看到旧社会弱肉强食,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
现代·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3.
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
元·胡天游·《闻李帅逐寇复州治》·诗
4.
人皆逍遥,则君臣废而背叛生,弱肉强食,群盗满山,更安所得逍遥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一二一回
5.
在这弱肉强食的情形下,几位姑娘虽然是在锦绣丛中长大的,其实跟捡煤核的孩子一般泼辣有为。
现代·张爱玲·《花凋》
6.
有生不幸遭乱世,弱肉强食官无诛。
明·刘基·《秦女休行》
7.
在这样“弱肉强食”的情况下,“生活”是终于不易保全的。
现代·邹韬奋·《抗战以来》·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