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耳偷铃
[sāi ěr tōu líng]
点击听塞耳偷铃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连动
基本
塞住耳朵去偷铃。
比喻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塞:把东西放进有空隙的地方;填入。
耳:耳朵。
偷: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铃:用金属制成的响器。最常见的是球形而下开一条口,里面放金属丸,也有钟形而里面悬着金属小锤的,振动时相击发声。此外有电铃、车铃等,形式不一。
例  句
1. 你把不及格的试卷藏起来的行为,无疑是塞耳偷铃
2. 他总是对自己的错误塞耳偷铃,从不正视问题,这样是无法取得进步的。
成语故事
同“掩耳盗铃”。很久很久以前,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个人名叫张三。有一天,张三听说范吉射家被智伯灭了,家里留下了很多宝贝。他趁机溜进范家,发现了一口巨大的铜钟。这铜钟闪闪发亮,一看就知道是个值钱的玩意儿。张三心里想:要是我能把它偷走,那我就发大财了!
可是这铜钟太大了,张三根本背不动。他想了想,决定把钟敲碎了,然后一块一块地搬走。于是,他找来一根大铁锤,准备动手。
但是,他刚一敲钟,钟就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声音传得老远老远。张三吓得脸色发白,心想:这钟声要是把别人引来,我这铜钟可就拿不走了!
张三急中生智,他赶紧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发现声音果然小了很多。他心想:哎呀,真是太好了!只要我捂住耳朵,就听不见钟声了,别人也一定听不见!
于是,张三就放心大胆地继续敲钟。结果,他还没把钟敲碎,就被闻声赶来的邻居们抓住了。
大家看着张三,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觉得张三真是太傻了,居然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见钟声了。
后来,这个故事就被传开了,大家都用“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自欺欺人、愚蠢至极的行为。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鬼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