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草偃风行
[cǎo yǎn fēng xíng]
基本释义
中性
并列
基本
草顺随着风吹来的方向倒伏。
比喻
比喻统治者施行德政教化使百姓顺从。也比喻有德者的言行影响世态民情。
草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
风行:风吹。
例 句
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
草偃风行
,积极向善,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成语故事
有一次, 季康子向孔子问行政的道理, 说:“现在的老百姓坏的多, 不杀他们几个他们便没有畏惧。如果多杀他几个无道的人, 使老百姓惧怕, 那么就都会改邪为正了, 你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你为什么非要开杀戒不可呢? 其实只要你自己想好, 那么百姓就自然都会好了。因为做官的是君子,他的位分就好比是风,做百姓的是小人,他们的位分就譬如是草,草上加了风,那是必定要被压倒的。”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风行草偃
风行草靡
上行下效
风行草从
同义异形
词组
风行草偃
风行草从
出 处
上之化下,草偃风从。
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
引 证
1.
庠序教化之原,朝论夕讲,是以纲提目举,草偃风行。
元·赵孟頫·《章佩丞黑黑封赠三伐制》
2.
兄弟总恨这江、浙两省近来奢侈太盛,所以到任之后,事事以撙节为先。现在几个月下来,居然
上行下效
,草偃风行,兄弟心上甚是高兴。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二〇回
3.
因循既久,助化益深,草偃风行,其来尚矣。
唐·王元策·《议沙门不应拜俗状》
4.
曰:“恁麽则草偃风行去也。”
南宋·普济·《五灯会元》
5.
雉头之服既焚,弋绨之衣方袭,损撤之制,前自朕躬,草偃风行,冀以变俗。
唐·姚思廉等·《陈书·宣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