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
[cè yǐn zhī xīn]
点击听恻隐之心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对受苦受难的人怀有同情的心肠。
恻隐:怜悯,同情。
之: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心: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易错点
注意“恻隐之心”的“恻”左边是“忄”。
例  句
1. 面对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他的恻隐之心被深深触动,决定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2. 每当听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讲述他们的悲惨遭遇,她的恻隐之心总会让她忍不住伸出援手。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
引  证
1.
船家似乎也动了恻隐之心,一句话也不发,跑将上来,他却突然给了我一盒火柴。 现代·郁达夫·《钓台的春昼》
2.
丁一夫动了恻隐之心,忍不住瞟了工人们几眼,只见他们全都穿着背心,浑身是汗,在紧张地忙活着。 当代·王金年·《党委书记》
3.
谁想那解子施恻隐之心,半途中开了枷锁,放了我。 元·刘唐卿·《降桑椹》·三折
4.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望乞公子贵手高抬,开一线之恩,饶他们去罢。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四四回
5.
他满口“祖宗”、“奶奶”的乱叫,听者一旦发生错觉,自己的孝子贤孙居然沦落到这地步,恻隐之心就会油然而起。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乞丐》
6.
俺与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实出恻隐之心,非贪美丽之貌。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7.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战国·孟子·《告子上》
8.
案《礼》“君于卿大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恻隐之心未忍行吉事故也。 晋·熊远·《广昌乡君丧宜废冬至小会表》
9.
故知恻隐之心,天地一揆;弘宥之道,今古同风。 北齐·邢子才·《为受禅登极赦诏》
10.
元礼道:“这是你令堂恻隐之心,留我借宿。”女子道:“这叫做燕雀处堂,不知祸之将及。”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二
11.
至于邻人街坊们,或是过路人看见了她在庙台上哭,也会引起一点恻隐之心的。 现代·萧红·《呼兰河传》·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