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无不胜
[zhàn wú bù shèng]
点击听战无不胜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紧缩
基本
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比喻
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战:战争;战斗。
无:没有(跟“有”相对)。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胜:胜利(跟“负、败”相对)。
用法提示
含赞叹意。
例  句
1. 在他的领导下,我们的团队如同战无不胜的军队,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能迎难而上,取得胜利。
2.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训练,我们的运动员们在比赛中展现出战无不胜的斗志,赢得了最后的冠军。
成语故事
鲁僖公四年春,齐桓公率领诸侯攻打蔡国,蔡国溃败后,又转而攻打楚国。同年夏天,楚成王派遣使臣屈完与齐军交涉。齐桓公让军队在召陵摆开阵势,自己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傲然道:“诸侯们并非为我而来,他们只是想延续我们先君之间的友好关系而已,你们也与我们建立友好关系如何?”屈完回答道:“承蒙您光临我们国家,为我们的国家祈求福祉并接纳我们的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所希望的。”齐桓公自信满满道:“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他的意思是: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没有人能够抵挡住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都能攻下。屈完不卑不亢地回道:“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诸侯都会顺从您,但如果您使用武力,那么楚国将以方城山为城墙,以汉水为城河,顽强抵抗,就算您兵马众多,恐怕也不能取胜。”最终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和平盟约。成语“战无不胜”便源于此,也称“战无不捷”“战无不克”等,指每次打仗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力量强大,每战必胜。
出  处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
引  证
1.
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
2.
及其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 唐·魏征·《隋书·杨素传》
3.
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现代·顾笑言·《爱情交响诗》·第一乐章
4.
而我们呢,当然是另一样,不然我们就不会战无不胜了。 现代·丁玲·《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
5.
这支队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威名远扬。 当代·唐人·《金陵春梦》·第二八回
6.
吾自出茅庐,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汝蛮邦之人,何为不服?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八十八回
7.
我国国势日强,如日东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