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4年,吴王刘濞联合六个诸侯国想要篡夺汉景帝刘启的皇位,刘启任命窦太后的堂侄子窦婴为大将军,平定了叛乱。窦婴名望大增,却让刘启忌惮不已。
后来,窦婴成为了栗太子的老师,刘启想要废黜栗太子,窦婴多次劝阻,这使得刘启不满。丞相刘舍因无能被免职,窦太后多次提议让窦婴接任,但刘启不喜,坚决反对道:“魏其者,
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意思是:窦婴这人自以为是,办起事情来常常轻浮草率,不适合当丞相。直到汉武帝即位,窦婴才担任丞相,不过不久便被免职,最后还因罪被判处了死刑。
成语“
沾沾自喜”就源于此,亦称“沾沾自满”、“沾沾自足”等,形容自以为很好而高兴、得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