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仗义执言
[zhàng yì zhí yán]
基本释义
褒义
连动
基本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仗义:主持正义,讲义气。
执言:坚持说自己应该说的话。
例 句
1.
在关键的时刻,他总能
仗义执言
,为弱者发声。
2.
她不仅在朋友间
仗义执言
,更在公众场合敢于直面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成语故事
南宋建炎年间,金兵南侵,横渡长江,直指江南。不久,金兵占领了江、浙的大部分土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在福建,虽然还没有遭到兵灾,却是个大荒年。特别是建州一带,一斗米要一千钱,加上国家正值用兵之际,粮饷要紧,官府只顾催征上供,顾不得民穷财尽。百姓既没有钱粮交纳,又被官府鞭笞逼勒,实在禁受不过,于是三三两两,纷纷逃入山间密林,结为盗贼。其中有个人姓范名汝为,就当起草头天子来。他仗义执言,救民于水火,一时间从之如流,啸聚了十余万人。官兵见了,一时也奈何他们不得。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伸张正义
据理力争
理直气壮
反义词
噤若寒蝉
哑口无言
出 处
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二
引 证
1.
仪部王主政不忍官民罹此荼毒,受此萋菲,挺身冒险,仗义执言,乃至暴没,皆愤愤不平之所致也。
明·归有光·《昆山县倭寇始末书》
2.
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四国悔罪,王室之福。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一四回
3.
人类便应声而起,仗义执言,与魔鬼战斗。
现代·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
4.
不想远在陪都重庆,竟引起一场笔舌纷纭的批评。最后又是夏公独排众议,仗义执言,替在上海苦斗的戏剧工作者说公道话。
现当代·柯灵·《送夏公返钱塘》
5.
我军晓以大义,仗义执言,你们不听;沈炳祥百般欺诈,你们却信;结果让他挖空了你的墙角。
当代·曲波·《山呼海啸》
6.
法国的文艺家,这样的仗义执言的举动是常有的。
现代·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
7.
以美色蛊人之国,以阴谋划人之社,义仗言执者乎!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