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长物
[shēn wú cháng wù]
点击听身无长物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身:自己,自身。
无:没有,与“有”相对。
长物:多余的东西。
用法提示
含感叹意。
例  句
1. 老王因为迷上了赌博,如今已是身无长物
2. 虽然他现在如今身无长物,但以他的能力将来必能飞黄腾达。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王恭的君子,他来自太原晋阳,以清廉简朴著称。王恭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行高尚,深受人们的尊敬。
有一日,王恭从会稽返回家乡。会稽的美景与人文让王恭流连忘返,但他始终心念家中,便匆匆启程回家。途中,他仅仅携带了一张六尺长的席子,作为旅途中的休息之用。
当王恭回到家中时,他的好友王忱前来拜访。王忱见王恭正坐在一张精美的席子上,不禁赞叹道:“这张席子真是雅致,不知能否割爱赠予我?”王恭听后,微微一笑,没有立即回答。
待王忱离开后,王恭毫不犹豫地拿起了那张席子,送给了王忱的家中。没有了席子的王恭,只能坐在草垫上休息。但他并没有丝毫的怨言,反而觉得心中坦荡,无比自在。
不久,王忱得知了王恭将席子送给自己的消息。他惊讶地问道:“王恭兄,你为何如此慷慨?难道你不留一些备用的物品吗?”王恭淡然地回答道:“你对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一生从不储存多余的物品,因为我认为过多的物品只会让人分心,无法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王忱听后,深感佩服。他将此事告诉了周围的人,人们都被王恭的简朴生活和高尚品行所感动。于是,“别无长物”这个成语便流传了下来,用以形容那些生活简朴、不储存多余物品的人。
时至今日,“别无长物”依然被人们传颂,成为了形容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的美好品质的代名词。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无所有
室如悬磬
一无长物
反义词
富可敌国
万贯家财
丰衣足食
同义异形
词组
更无长物
家无长物
出  处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引  证
1.
好在我身无长物,就带了那管秃笔,跑到了上海地方,东涂西抹,藉资糊口。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賸义》
2.
她只有一件换洗的衬衣,身无长物,一文不名。 现代·萧乾·《杨刚与包贵思》
3.
公死之日,身无长物。 明·杨寅秋·《养蒙王公传》
4.
这些逃难人虽则身无长物,因为一到惠阳就逢到数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冷,不能不临时买了棉被,这一下,舱里的地位便不经济了。 现代·茅盾·《韩江船》
5.
故老谈李仙,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只鹤。 宋·杨万里·《筠庵》
6.
余遭乱离两载,东奔西走,身无长物,委弃无馀。 明·张岱·《琅嬛文集·一·四书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