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敌
[zhěn gē dài dí]
点击听枕戈待敌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枕着兵器等待迎敌。形容时刻准备杀敌。
比喻
形容丝毫不敢松懈,随时准备作战。
枕戈:枕着武器。
待敌:等待迎敌作战。
例  句
大战在即,士兵们夜以继日地训练枕戈待敌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晋朝,有两位英雄人物,他们的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祖逖与刘琨。两人在司州主簿的任上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这对志同道合的挚友得以并肩作战,共话天下大事。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鸡鸣划破夜空,祖逖与刘琨便不约而同地起身,手持长剑,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剑光如织,映照出他们坚毅的脸庞和满腔的热血。他们不仅是在练习武艺,更是在倾诉着各自心中的壮志凌云,渴望在这乱世之中,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然而,时局瞬息万变,不久之后,匈奴铁骑如潮水般涌来,攻陷了国都洛阳,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火海与硝烟之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祖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他担任汝南太守期间,不仅安抚百姓,还亲自指挥他们南迁至泗口,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在安顿好百姓之后,祖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复兴中原,驱逐外敌。他向尚未登基的晋元帝上书,言辞恳切,表达了自己收复失地的决心。晋元帝被他的忠诚与勇气所感动,遂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并赋予他招兵买马、重整旗鼓的重任。
祖逖深知责任重大,他发誓道:“我祖逖若不能收复中原,便如江水东流,一去不返!”言罢,他立即行动起来,广开才路,招募勇士,日夜操练,誓师北伐。在他的带领下,晋军士气高昂,战无不胜,成功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中原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远在北方的刘琨,得知祖逖的壮举后,心中既感欣慰又生焦急。他深知自己与祖逖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那就是驱逐胡贼,恢复中原的安宁与繁荣。于是,他在给亲友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每夜枕戈待旦,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失败的恐惧。我生怕祖逖先我一步,挥剑纵横沙场,独享那收复失地的荣耀。但我更相信,只要我们心手相连,共同奋斗,中原的复兴指日可待!”
从此,“枕戈待旦”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它不仅是对祖逖与刘琨这种时刻警惕、随时准备战斗精神的赞美,更是对无数中华儿女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英勇行为的颂扬。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份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出  处
常时惧惑,当虑先定,结垒新亭,枕戈待敌,断决之策,蹇有由然。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褚渊传》·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