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气凌人
[shèng qì líng rén]
点击听盛气凌人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形容傲慢骄横,气势逼人。
盛气:骄傲蛮横的气势。
凌:欺凌,欺压。
人:他人、别人。
例  句
1. 他总是盛气凌人,让人难以接近。
2. 这位上司常常盛气凌人地对待下属,大家都对他很不满。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又见宋·楼钥《汪公行状》:时户部侍郎李公椿年建议行经界,选公为龙游县覆实官,约束严峻,已量之田隐藏亩步,不以多寡率至黥配,盛气临人,无敢忤者。”
  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继位,由于他年轻还很小,由赵太后执政。秦国趁此时机派兵攻打赵国,赵军抵挡不住,先后被夺去三座城池。赵太后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出,让惠文王的小儿子长安君(赵孝成王的弟弟)到齐都临淄做人质,他们才会率兵援救。
  赵太后十分疼爱小儿子长安君,不肯把他送到齐国去,于是齐国也不肯发兵援救。秦国见此情况,加紧攻打赵国,形势非常危急。赵国的大臣们非常忧虑,纷纷提出劝谏,希望把长安君送到齐国,以便让齐国早点派兵支援。太后十分气愤,他向臣子们说:“以后再有人提出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我就用唾沫吐他的脸!”
  老臣左师触龙求见太后。太后心想,这又是来劝谏的,她满脸怒气地等着接见。触龙慢慢走到太后跟前说:“我的腿有病,走路困难,很久没来给您请安,今天来看看您。不知您身体怎样?饮食如何?”太后看他并没有提起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怒气逐渐消失。
  触龙又说:“我的小儿子舒祺非常不争气,我已经很老了,非常疼爱他,希望能让他在宫里当一名卫士,不知道行吗?”太后说:“这事好办。你的儿子多大了?”触龙回答:“十五岁了,他虽然年少,但希望在我死之前对他有个安排。”太后问道:“男人也爱小儿子吗?”触龙说:“男人比女人爱得还厉害呀!”太后笑笑说:“女人对小儿子是特别疼爱的。”触龙显出惊讶的神情说:“我还以为您爱女儿胜过爱长安君呢!”太后摇头说:“你说错了,我爱女儿怎么能比得上爱长安君呢。”触龙说:“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的前途着想。您把女儿嫁给远方的燕王,并不是不想念她,而是为她的长远利益考虑,希望她的子孙世世代代为王,难道不是这样吗?”太后点头说:“你说的没错。”触龙接着说:“现在您使长安君身居高位,封给他富饶的土地,让他拥有很大权力,但您却不给他为国立功的机会。如果您离开人世,长安君又怎么在赵国站稳脚跟呢?因此我认为您没有为长安君的长远利益着想,您爱他不如爱您的女儿。”
  触龙的一番议论使太后顿然醒悟,她欣然同意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齐国很快发兵救赵。秦国听说齐国发兵,便撤军回国,解除了对赵国的包围。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余而狂,年未三纪;乘气加人,无挟自恃。
唐·韩愈·《昌黎集·二二·祭河南张员外文》
引  证
1.
(叶)李论事厉声色,盛气凌人,若好已胜者,刚直太过,故人多怨焉。 元·杨载·《大元故翰林学士…赵公行状》
2.
徐承煜办理陵工,盛气凌人,大有惟我独尊之概。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一四
3.
时户部侍郎李公椿年建议行径界,选公为龙游县覆实官,约束严峻,已量之田隐藏亩步,不以多寡率至黥配,盛气临人,无敢忤者。 宋·楼钥·《汪公行状》
4.
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5.
无如他的主意是拿了个老道,转毫不用一丝盛气凌人。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二五回
6.
王氏轻蔑地看了陈姨太一眼,把嘴一扁,盛气凌人地答道:“没有人跟你说话,哪个要你插嘴?” 现代·巴金·《春》·一一
7.
罗玉璋有点感动了。起初他还盛气凌人,此刻便谦恭起来,抱拳还礼:“云卿兄如此盛情款待,小弟受之有愧。” 当代·贺绪林·《昨夜风雨》·一
8.
袁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不堪国务总理段祺瑞的盛气凌人,遇事专断,发生了所谓“府院之争”。 近代·徐铸成·《报海旧闻》·三
9.
潘信诚看马慕韩和冯永祥那股盛气凌人的样子,厌恶地闭上了眼睛。 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