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年,浙江鄞县人陈康祺进士及第,后升至刑部员外郎,又任江苏昭文知县。他在公余闲暇之时进行创作,写了一部取材丰富、内容广泛的史料笔记《郎潜纪闻》,记录了很多清代轶事、风土民情,为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不少珍贵资料。
其中一节记载了雍正四年,朝廷查出浙江人嗣庭、汪景祺的诗文有悖逆之言。皇帝以浙江民风恶劣为由,禁止该地士人参加科举。两年后,大臣李卫、王国栋、王兰生等人上奏:“两浙人士,省愆悔过,士风丕变,谕准照旧应试。前后三年,浇漓尽革,况今涵濡圣泽几二百年,宜风气蒸蒸日上也。”意思是:两浙人士已经反省悔过,恳请皇帝下令准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在这三年里,那些轻薄浮躁的风气都已经改变,何况承蒙我朝恩泽已经有两百年之久,情景也越来越好了。后来,成语“蒸蒸日上”便渐渐流传开来,也作“蒸蒸日盛”,指兴旺发达,天天向上。形容发展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