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后汉书·烈女传》记载,河南有一个名叫羊子的人。他有一次在外面行走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羊子心中一阵欢喜,他把金子捡起来,带回家交给了妻子。但他的妻子并没有因为这块金子而感到高兴。她对羊子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大意是:我曾听闻有气节的人不饮盗泉之水,清廉端正的人不食嗟来之食,更何况是拾取他人的遗落之物、以私利来玷污自身的德行呢!在听完那番话后,羊子深感羞愧,无法自容,于是毅然决然地将那金子遗弃在了荒野之中,随即踏上了远行的道路,然后远行拜师求学去了。后来,这个故事便延伸出成语“拾金不昧”,指拾捡到财物,不隐瞒起来据为己有,而是想方设法交还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