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
[shí è bù shè]
点击听十恶不赦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紧缩
基本
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今义
后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或坏到极点。
十恶:古时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专制统治所规定的十种重罪。
不:表否定意义。
赦:饶恕,赦免。
例  句
1. 他犯的是十恶不赦的大罪,理应严惩。
2. 不管在哪个国家,拐卖妇女儿童都是十恶不赦的罪行。
成语故事
从公元前475年的战国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在这长达二千多年间, 我国一直处于封建王朝统治。历代封建统治阶级规定了种种所谓罪名, 对广大人民进行镇压,以巩固其专制统治。在众多的罪名中, 有十种被规定为不可赦免的罪名。这十种罪名是: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到了隋代, 暴虐无比的隋杨帝把这十大罪名正式以“十恶”规定在法典之上,后经唐、宋、元、明, 一直沿用到清代。
出  处
又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议论赎之限。
唐·魏征等·《隋书·刑法志》
引  证
1.
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2.
仆审现在所出书,无不大害青年,其十恶不赦之思想,令人肉颤。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