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
[zhì dà cái shū]
点击听志大才疏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今义
后指志向远大却缺少才干。
志:志向。
大: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跟“小”相对)。
才:才能。
疏:粗疏,浅薄。
例  句
1. 有些人总是梦想着一步登天,但却不付诸实践,最终只是志大才疏,一事无成。
2. 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实事求是,避免因为志大才疏而让计划落空。
成语故事
晋代时,有一个叫周顗的人,字伯仁,祖籍在汝南安成(今河南平舆南)。西晋末,周顗为镇军将军长史。公元316年,西晋灭亡。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周顗渡江后,任东晋的荆州刺史。
东晋刚建立时,丞相王导和他的堂兄王敦权势很大。晋元帝司马睿为了削弱王导兄弟的权势,重用刁协、刘隗等人。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以诛灭刘隗为名,起兵攻打建康。当时,有人认为王敦谋反,王导也有责任,主张把他们俩都杀掉。周顗认为,王敦谋反,不应该牵连到王导。他力称王导无罪,被晋元帝采纳。后来,王敦领兵攻入建康,杀了刁协,刘隗战败投奔了石勒。王敦曾问王导:周顗这个人怎么样?王导因为不知道周顗曾在元帝面前救过自己,所以对王敦说:他的政治倾向我不太清楚。王敦见此情形,也把周顗杀了。当王导知道周顗曾救过自己时,非常悔恨地说:我虽没有杀周顗,但周顗却是因为我而死的。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对周伯仁曾有段评语,说他志向很大而才学有限,名声很重但愚昧无知。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无所能
志大才短
志广才疏
反义词
一柱擎天
同义异形
词组
志大才短
志广才疏
出  处
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
引  证
1.
弟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言。志大才疏,哀北海之终不免也。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陈浚》
2.
志大才疏,信天命而自遂;人微地重,恃圣眷以少安。 宋·苏轼·《扬州到任谢表》之一
3.
颓志大而才疏,其所与皆谗谄之人,必有觊觎非望之事,吾立见其败也。 明 清·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二五回
4.
所谓不成器者,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写作不少,而发表不多之谓也。 当代·魏巍·《火凤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