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
[zhōng xī hé bì]
点击听中西合璧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主谓
比喻
比喻兼有中国和外国的事物。也指中国的特点和外国的特点合起来组成美好的事物。
中:特指“中国”。
西: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
合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形的璧叫合璧。
例  句
1. 晚饭是中西合璧,有纯中国式的锅贴,也有西式汤、沙拉子与赫西夫人亲自做的甜点。
2. 学校开设中西合璧课程,在讲授中国古籍《四书》、《五经》的基础上,也讲授算学、格致、博物、音乐和美术等新课目。
成语故事
清斯末期, 帝国主义列强纷纷瓜分中国。一些有识之士, 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 也曾设法学习欧美, 聘请外人训练军队。一时间,军队的营制弄得很不统一。《官场现形记》 的作者通过一位大清的制台反映了这种混乱不堪的情况。有一天, 制台见到营务处的道台说: 现在营制太不讲究, 就以羊统领所带的几营而论: 有一营一半是上德国操, 一半是上英国操; 又一营全是德国操,忽然当中又搀了长苗子(指长矛)。长矛搀在这德国操内, 中又不中, 外又不外, 倒象成了一个中外合成的玉璧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中外合璧
引  证
1.
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这边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萨坐在右首,他同来这位刘先生坐在左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二回
2.
她转过脸去看墙壁上的字画:那也是“中西合璧”的,张大千的老虎立轴旁边陪衬着两列五彩铜版印的西洋画,代表了春夏秋冬,都装在镂金边的镜框子里。 现代·茅盾·《子夜》·八
3.
那馆房屋的建筑法,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五幢两层楼。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二回
4.
延安当时缺乏西洋乐器,为《黄河大合唱》写伴奏,他就利用当时当地所能找到的各种乐器,提琴、二胡、三弦、笛子、军号、大鼓等等一齐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巧妙地互相搭配,创造了中西合璧而富于民族色彩的伴奏音乐。 现代·光未然·《回忆冼星海同志》
5.
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个中西合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
6.
所食之餐均是自办,菜数虽少,但是中西合璧,甚为精致。 近现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重整军旅》
7.
乐器中西合璧,伴奏更富色彩。 当代·佚名·《文汇报》·198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