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床叠屋
[chóng chuáng dié wū]
点击听重床叠屋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床上叠床,屋上架屋。形容重复累赘。
比喻
比喻重复繁多。
重:重复。
床: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
叠:一层加上一层;重复。
屋:房子。
例  句
1. 这篇文章的描写过于重床叠屋,同一场景被多次重复,缺乏新意。
2. 他的报告内容重床叠屋,同样的观点被反复提及,让人听得有些疲倦。
成语故事
北齐教育家颜之推,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撰写了《颜氏家训》一书,旨在告诫后世子孙。书中内容实而不虚,文字流畅,展现了独特的质朴之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曾这样写道:“圣贤之书,诲人以诚孝、慎言检迹,修身齐家之道,已然完备。然而,自魏晋以降,诸子之作,多复述前人之理,彼此相仿,实有似于屋下再建屋、床上再置床之嫌。”他意在指出,古代圣贤的著作已经详尽地阐述了为人处世的原则,但后世的著作在内容上却多有重复,缺乏创新,这种重复和模仿如同在已有的房屋下再建房屋,在床上再放置床榻,显得多余而无益。这一观点后来演化为成语“叠床架屋”,用以形容事物重复累赘,缺乏新意。这个成语有时也被称为“架屋叠床”或“重床叠屋”,但意义相同,都是用来批评那些不必要的重复和模仿。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引  证
1.
在这里散文韵文便成了互相地被运用,互相地帮助着,而没有重床叠屋之嫌了。 现代·徐雪辉·《文化视角下的元杂剧》
2.
史家致力于正统问题之探讨,表面观之,似是重床叠屋,细察则精义纷披,理而董之,正可窥见中国史学精神之所在。 当代·柯美成·《汉晋春秋通释》
3.
战时的政治机关,贵简单而不贵复杂,机关应集中而不应重床叠屋。 现代·周恩来·《“七七”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