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微,诸侯间战争频繁,互相争霸。当时有个郑国,由于它处在晋、楚两大国之间,常常两面受威胁,受歧视。鲁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郑国有名的政治家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参加合盟,晋国把他们安排在象给奴隶住的小馆舍里,晋平公也不来接见。遭到冷遇的子产就派人把馆舍的围墙全毁坏了。这一来,晋国的大夫士文伯就责备子产,并责问子产为什么要拆毁它。子产理直气壮地回答说:“因为我国地方狭小,又处在大国中间,而你们大国向郑国勒索财物,没有一定的时间,因此不敢安居,日夜在设法搜寻东西,朝会时进献给你们。可你们给我们住的房子既差又小,带走的人马、贡物都暴露在外面,怎么能行?我们只怕贡物若有差错,会更加重我们的罪过,所以拆了墙,把东西堆放进去了。”士文伯随即将子产的话回报了平公,平公只得表示道歉,并盛情接待了郑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