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诸子百家
[zhū zǐ bǎi jiā]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流派的总称。
古义
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
今义
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后亦借指各行各业。
诸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如老子、孔子、孟子等
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种学术思想派别。
例 句
1.
在十六岁的辰光,明帝见她出落得花容月貌,而且又是满腹经纶,
诸子百家
无一不觉,明帝爱之不啻掌上的珍珠一般,虽欲替她选择一个东床快婿,无奈她的生性古癖,所有在明帝的眼中看得上的,都被她一概拒绝。
2.
我发明的厚黑学,是一种独立的科学,与
诸子百家
的学说绝不相类,但是会通来看,又可说
诸子百家
的学说无一不与厚黑学相通,我所讲一切道理,无一不经别人说过,我也莫有新发明。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百家诸子
出 处
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引 证
1.
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
宋·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2.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
3.
我们决不拘泥统属,我们只以会全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的——不管它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
当代·王西彦·《古屋》·第五部
4.
自幼聪明好学,该博三教九流,贯串诸子百家。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五
5.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
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6.
初二时,他迷上了蔡志忠的漫画,蔡志忠用漫画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和文学名著,特别适合他那种年龄孩子的心。
当代·肖复兴·《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7.
但不知你九流三教,诸子百家,可都通晓么?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