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不群
[zhuó ěr bù qún]
点击听卓尔不群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
基本
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卓尔:突出的样子。
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
易错点
“尔”不可写作“而”。
例  句
1. 他在学术界的成就卓越,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展现出卓尔不群的才华。
2.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充满了创新和个性,每一幅画都独具匠心,彰显出他卓尔不群的艺术天赋。
成语故事
西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除汉武帝刘彻及献王刘德外,大都是不学无术的好色之徒,后来,有好几个因为野心谋夺帝位而被杀。武帝继位以后,南征北战,平定了四方,其武功名垂青史,可治理国家的经验缺乏,因此后人说他“武功有余,文治不足。”而那个献王刘德,酷爱读书,还研究、整理过先秦时候的书籍。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写《汉书》为景帝的儿子立传时,颇有感触地援引了以前鲁国哀公的话:我生在深宫里,长在妇人手中,从不知什么是忧愁,也不知什么是害怕。而后指出:“这话很对。汉朝自建立起至平帝时,封王子、王孙为诸侯王的数以百计,但多数骄淫无道,这是骄生惯养、仗恃权势地位的恶果!只有献王刘德是个例外,他道德高雅,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近反义词
出  处
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
引  证
1.
当艺术地研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农民的面貌和心理时,谁又能无视卓尔不群的《创业史》的存在? 当代·阎纲·《文坛徜徉录》
2.
若奇才异术,卓尔不群者,弗拘多少。 唐·令狐德棻·《周书·武帝纪下》
3.
宋三百年文章,欧、曾、二苏各名一世,而荆国王文公为之最。何也?才识学行俱优也,弟平甫、子元泽亦卓尔不群,英哲萃于一门,出于一时。 元·吴澄·《王友山诗序》
4.
若吾友慎所先生,可谓卓尔不群者矣。 明·刘宗周·《丁长孺元配吴夫人六十寿序》
5.
陈言务去,人耳皆新,其命名亦卓尔不群矣。 明·金中淳·《〈耳新〉跋》
6.
其器量宏深,容度广大,浩浩乎固不可测已,其志节言行,卓尔不群。 晋·李兴·《故使持节侍中太傅巨平成侯羊公碑》
7.
惟公弱不好弄,卓尔不群,九岁明《诗》,七龄通《易》。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