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
[zì yǐ wéi shì]
点击听自以为是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自:本人,己身。
以:用,拿,把,将。
为:当做,认做。
是:对。
用法提示
含讽刺意。
易错点
“是”不可写作“事”。
例  句
1. 他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最正确,不愿听取他人的意见,这导致他在团队合作中经常产生摩擦。
2. 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她常常自以为是地给出解决方案,但往往忽略了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导致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
成语故事
在《孟子・尽心下》中,万章问孟子,为什么被大家公认是忠厚老实的人,孔子认为是伤害道德的贼呢?孟子回答说:“这种人你举不出他哪里不对,即使觉得他可恶,却无从攻击起。随世浮沉,平时看起来忠厚老实、行为廉洁,大家都喜欢他,但在他的主观意识中认为自己都是对的。这样的人看似有德,本质上却是无德,所以说是伤害道德的贼。”后来“自以为是”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指自认观点与做法正确,不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自命不凡
刚愎自用
同义异形
词组
自以为然
出  处
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战国·孟子等·《孟子·尽心下》
引  证
1.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战国·荀子·《荀子·荣辱》
2.
而且那岛从古不与别国交通,所以别国也不晓得他的名字。从古没有呼吸世界自由的空气,那国民却自以为是。 清·曾朴·《孽海花》·一回
3.
然而人是总是自以为是的,这也许正是逃避被淘汰的一条路。 现代·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二》
4.
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決问题的。 现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
5.
幸而朝廷知其非而不许,若不加诘责,帅臣必自以为是,生事不已,或复再有陈乞。 宋·苏辙·《龙川路志》·卷六
6.
夫既自以为是,则非求益之心矣。 明·王守仁·《与王纯甫》·二
7.
江大姐说的一点也不错。唐仲笙继续发挥他的自以为是的见解,娓娓而谈。 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二七
8.
(王书记)才又缓缓地跟他说:“年轻人还是不要事事都“自以为是”吧!” 现代·赵树理·《互相鉴定》
9.
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10.
又自以为是,而大为穿凿附会以文之,此其所以重得罪于圣人之门也。 南宋·朱熹·《答汪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