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格
[zì chéng yī gé]
点击听自成一格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指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风格。
自:自己。
成:形成。
一:独有的,独特的。
格:风格。
用法提示
用于书面语。
例  句
他用民间的版画技巧与古代传统绘画手法相结合,从以喜鹊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中脱颖而出,自成一格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独具一格
反义词
依样葫芦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商隐文自成一格,后学者重之,谓西昆体也。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商隐》
引  证
1.
这一种人,有鲜明的特征,在人群中自成一格,令人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来。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暴发户》
2.
他写章草,笔稍偃侧,起笔不用隶法,收笔稍尖,自成一格。 现代·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3.
香山于古诗律诗中,又多创体,自成一格。 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4.
始学吴(道玄)不得意,遂改迹细密,自成一格。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二·五代·曹仲玄
5.
自然,各人的做法不尽同……办得各有特色,自成一格。 现代·佚名·《新华日报》·19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