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中期,诗人孟郊历经多次科举考试的挫折,但他并未因此而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决心凭借自己的才学和努力,最终踏上仕途的征途。
岁月流转,终于在他46岁那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孟郊成功考取进士,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喜悦。他换上了新衣,佩戴上象征喜庆的彩带红花,骑上骏马,在繁华的长安城中尽情驰骋,欣赏那无尽的美景。
长安的繁华与美丽让他叹为观止,而高中进士的喜悦更是让他心满意足。在春风的吹拂下,他骑马疾驰,仿佛要把这整个城市的美景都尽收眼底。这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让他忍不住挥毫泼墨,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他从贫困到成功的转变,更描绘了他在春风中骑马疾驰,一日之间尽赏长安美景的豪情壮志。后来,人们从这首诗中提炼出了“走马看花”这个成语,用以形容快速地浏览或观察事物,也可以表达为“
走马观花”或“
跑马观花”,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