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项羽、刘邦等起兵反抗暴虐的秦王朝。刘邦率领军队西进,和其他将领会合攻打昌邑,没有攻克,于是绕道向西,经过陈留郡的高阳。在高阳,有一个叫郦食其的儒生担任“监门”的职务。他看到刘邦经过城门,认为刘邦是显贵之人,于是决定求见。郦食其走进刘邦的住所时,刘邦正在洗脚,并且没有站起来接待客人,态度显得非常傲慢。面对刘邦的傲慢,郦食其并未跪拜,而是做了一个长揖(即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并直言不讳地指出刘邦的态度问题:“您决心诛灭无道的秦王朝,就不应用这种态度见长者。”刘邦听后,马上站起身来,整理好衣冠,郑重地向郦食其道了歉,并请他坐上座,然后请教灭秦的计策。郦食其建议刘邦先计取陈留郡,夺得秦王朝囤积的粮食。刘邦依计而行,果然拿下陈留,获得大批粮食。事后,刘邦封郦食其为广野君,以示感激和认可。“长揖不拜”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意思是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但在这个故事中,郦食其的“长揖不拜”实际上是出于对刘邦傲慢态度的批评和指正,展现了郦食其的胆识和智慧。